学术活动
外国语言学文学学科建设暨社科项目指导小型论坛
2025-04-03
供稿:刘泽权 点击次数:时间:2025年4月3日下午14:30
地点:外语楼613会议室
主讲人:刘泽权、封宗信、张政
主持人:王宗琥
主办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主讲人简介:
刘泽权,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翻译研究博士。研究兴趣包括语料库翻译研究、批评话语分析、功能语言学、文体写作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包括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华文明的起源》(英文版),重点项目“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及一般项目“《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红楼梦》汉英文化大辞典编撰研究”。近10余年在《中国语言学报》《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等SSCI、A&HCI和CSSCI收录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红楼梦〉多译本量化研究》《中国女性翻译家》。译著《中华文明的起源》(英文版)由中国出版协会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评选为“2023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封宗信,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外文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富布莱特研究学者。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符号学、语用学、文体学、叙事学、翻译研究。在国际符号学研究会会刊《Semiotica》、国际诗学与语言学协会会刊《Language and Literature》、国际叙事研究会会刊《Narrative》等刊物上发表原创论文10多篇(9篇被A&HCI、SSCI、ESCI收录),在欧美出版的专题研究文集及国内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发表英文论文20多篇。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国外文学》《外语教学》《中国翻译》《中国外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专著有《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语言学理论与流派》《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译著包括《奥特兰多城堡》《非此即彼》《美国在线》等。主持并完成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3BYY012),一个部级项目,多个国际合作项目。近年在主持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291)的子课题。
张政,北京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翻译理论与实践、机器翻译、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分别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界》等公开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国训》《意义与翻译》《翻译学导论》《中西翻译理论简明教程(英文版)》《计算机翻译研究》国家十一五教材等5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10余项。
主讲内容简介:
讲座将聚焦外语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学术使命,基于近五至十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宏观数据,解析外语学科项目申报的整体态势与学科生长点。三位特邀专家将围绕国社科一般项目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展开针对性指导,重点剖析教师在项目选题论证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契合政策导向的申报策略与申报书撰写具体建议。通过梳理国家战略与学科建设的深层关联,引导外语教师立足学科本色、把握时代命题,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彰显外语学科的专业价值与责任担当。